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3年日本的名义GDP将从全球第三跌至第四,被德国反超。
虽然日本在一些细分的行业,仍然具有统治级的实力,但在一些成规模的科技行业里,近年却被中国、韩国和西方的企业屡屡超越。日本做“大生意”的能力似乎越来越不行了,何以至此?
近年来,显示屏的应用场景范围越来越广,全球市场逐步扩大。仅中国2021年的新型显示产业规模就高达5868亿元,跃居全球第一;但如果时间回到30年前,当时的市场还没有中国企业“说话的份儿”。
1988年,是面板产业的历史性时刻!日企夏普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液晶显示器TFT-LCD;此后,日本在短短6年内就成为全世界面板行业的霸主,市场占有率高达94%,夏普更是一众企业中当之无愧的龙头。
然而,到了1995年,全球面板行业进入下行周期。日企开始减少投资,但韩国反行其道,趁着金融危机大力投资面板行业,终于在1999年依靠价格上的优势成为霸主;三星和LG登顶榜首和探花,总市场占有率接近50%,行业格局重组,夏普跌落霸主地位。
经此一役,无论是退下“王位”的日本企业,还是“新王”韩国企业,乃至后来者,都明白了一件事情面板行业如养猪,拼得是逆周期而动的财力。
在日韩企业不断争夺全球面板行业市场之时,中国企业仍是处在默默承担剪刀差的一端长期面临着缺芯少屏的困境,被上游面板厂商“剥削”。
2003年以前,中国电视屏幕完全依赖进口,自主研发的初级屏幕只能应用于电子手表。为了突破这一困境,中国政府开始大力扶持面板企业,天马、京东方、TCL华星光电等中国本土公司开始逐步发展,中国企业也在等待一个逆周期的机会。
京东方,发轫于北京电子管厂。在杀入面板行业之前,这个曾与首钢齐名的北京工厂,和90年代很多传统企业一样,资不抵债、亏损严重。有的员工甚至靠折书页订书、女工打毛衣、到饭店去干保洁服务等杂活儿,维持生计。
困难之际,王东升接任厂长。他提出新的战略:要奋斗10至15年,把东方电子建成中国的“三星”(一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化大公司),到2010年年营收要达到200亿人民币。这在当时还需要兼职养家的工人而言,堪称天方夜谭。
2001年1月,京东方的前身东方电子(由北京电子管厂改制而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增发 A 股;同年 8 月,公司正式更名为京东方科技集团。通过上市融资,京东方有了30亿的资金,当大家都希望公司拿钱去望京买地时,王东升依然选择拿这笔钱投资实体经济。
其实,这时候京东方也赶上了自己的“天时”当时韩国面板企业苦苦挣扎于亚洲金融危机,正欲求有个卖家脱手。
2003年2月12日,京东方对外界正式公开宣布,京东方以3.8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了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Hynix)的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业务,由此郑重进入液晶产业。随后,京东方投资10.3亿港元成为全世界第二大电脑显示器冠捷的最大股东,并在北京开始建设自己的5代线。
然而,京东方一系列趁热打铁的操作,却再次遇上了面板行业的寒冬。2004年,全球面板行业进入衰退期,京东方的5代线还没有建设完成。幸运的是,在北京市政府和多家金融机构的的全力支持下,京东方在连续两年亏损十多亿元后,终于在2007年面板市场复苏后扭亏转盈,进入全新时期。
这期间,京东方还遇到了中国电视机市场换代潮背着“大包”的CRT电视被淘汰,液晶电视成为中国家庭的潮流,液晶电视的市场占有率仅用了不到6年就反超了CRT电视。与京东方崛起相对照的,是另一家电视大佬长虹,后者因为“押注”CRT技术路线,从“一哥”险些沦为边缘企业。
其实,不只是长虹,一批面板大佬也在潮流冲击下衰退,如安彩、永新、赛格日立等CRT彩色显示管厂。
可以说,在一段时间内,京东方成为了中国面板产业的扛旗者。和过往的“以技术换市场”路线不同,京东方对韩企收购,是技术、人才与产线全收;哪怕当时收购的产线不是最先进,但起码买了一张挤入市场的“门票”,可以像后来的芯片制程一样,慢慢升级。
事实证明,王东升购买落后产能,的确在关键时刻帮助了京东方。在京东方向更高代际产线迈进时,是一群韩国工程师帮他们建设新产线、培育中国工程师。所以说,彼时的京东方,购买的不是一条产线,而是买了一把破解日韩液晶面板技术封锁的钥匙。
2007-2018年,全球面板市场又经历了几度波折。期间京东方还遭遇夏普的“截胡”,后者试图用自己建厂来搅局地方政府对京东方的支持,不过后来合肥还是选了支持京东方建厂。
扛着巨大的“吃补贴、烧钱”的舆论与盈利压力,京东方这些年间在成都、合肥、鄂尔多斯等全国各地建设了13条产线。
其中,从2004年到2014年的11年间,京东方投资1400亿元,建设了7条半导体显示器生产线;这样的规模,在中国工业史上都是罕见的。当然,回报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大量建厂投资的同时,京东方不断精进显示屏制造的核心技术,2021年位列美国专利授权排名世界前20,公司研发费用为106.7亿元,同比增长40.0%。
作为曾经的巨头,夏普选择了死守LCD技术;但是在市场已逐步转向OLED等更先进的屏幕时,夏普的这一战略显然使得自己丧失了主动权,也导致2022年亏损巨大。
其实在夏普押注LCD技术之前,日本企业已经因为类似的“偏执”错过了一轮面板技术的换代。
在2000年代初期,中国流行过一阵等离子电视;这是一种比液晶更先进的显示技术,由松下等日企掌握核心技术。但是松下想吃市场红利的“独食”,拒绝向别的企业开放技术,而是高价售卖等离子面板。要知道,当时企业购买等离子面板的成本,已占了整个电视成本的70%!
不愿坐以待毙,别的企业纷纷选择了液晶技术,把日企晾在一边;而等离子这一个市场没能做大,日企也错过了换代机会。
所以短短20年间,日本企业在DVD、液晶面板、电池、光伏等众多产业中的市场占有率,跌至了20%以下。
而京东方凭借着16条产线的坚固基础以及过往二十年来对液晶周期的了解,稳扎稳打提升产能,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这五大显示器主流应用领域出口量多年位列全球第一。
与此同时,京东方积极加强创新应用产品的研发和销售,并与苹果、高通等企业深度合作,形成了稳定的产品供应链。2021年第一季度,京东方(000725)营收规模为497亿元,同比增长107.9%;2022 年,企业车载显示业务也实现了全球第一的市占率。
虽然在上一轮的竞争中赢得了胜利,但是京东方并没有放松警惕、停下脚步。在巩固自身LCD“霸主”地位的同时,京东方不断推进产业转型;2021年6月拟定后续的定增项目包括AMOLED产线、OLED微显示器以及智慧医工板块。与此同时,为了顺应时代潮流,京东方还进行了LCD产线转OLED产线的实验并获得成功;并加速布局OLED+MLED产业格局,使得企业竞争力持续增强。
一路走来,京东方实力与运气并存。在企业进入显示屏行业的前三年,得到了政策和银行的全力支持,顺利度过了盈利能力薄弱的阶段;加之京东方商业战略得当、产业基础雄厚,在2021年全球经济市场遇冷时依旧坚挺,创造了面板行业的佳绩。而反观夏普,由于“转身太慢”,导致了巨额亏损,直到如今也没有完全缓过神来。
但是,京东方和夏普只是千千万万中日企业的一个缩影,如今中日企业“搏杀”的故事仍在继续,慢慢的变多中国企业腾飞的故事也在继续。